应试教育,真有那么糟糕吗?美国调查记者做了个交换实验
也这是谷雨星球第108篇原创
升学学术规划中心 | 谷雨天赋成长学院
许多被应试教育“荼毒”过的中产家长,在教育下一代时候,常会把其当成洪水猛兽,认为过于严苛、系统化的学业,会剥夺孩子的快乐童年。
对于孩子而言,最好的学习方式,仿佛就是快乐成长、自由玩耍、得到鼓励,学习能力自然而然会长出来。
然而,应试教育真有那么糟糕吗?
■《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被纽约时报选为2014年最能代表美国教育的书籍之一。
在深度调研了韩国、芬兰和波兰等采用不同教育模式,却取得了教育成功的国家后,美国调查记者Amanda Ripley有了颠覆常识的发现:
相较于天天喊着批判性思维的美国式教育,社会对严格教育的共识,反倒培养出了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
创造力被扼杀?
故事要先从PISA测试说起。
2000年,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启动一项全球范围里考量青少年在数学、阅读、逻辑思维、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考试——PISA测试,每三年一测。
这些年来,PISA测试的结果无一不令美国的教育者痛心:
美国学生在PISA测试中表现并不突出,甚至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其中科学排第13名,数学第18名,阅读第37名。
■中国排名第一,新加坡第二,中国澳门和中国香港位居第三和第四。
很多人可能会想,这个测试是不是很应试,「考试机器」亚洲人能赢不是很正常吗?
作者Amanda也想到了,于是她联系了PISA官方,并进行了测试。她发现,在测试中,在测试中,无需背公式,只有深思熟虑、巧思妙想,结合生活实际思考,才能给出绝大多数题目的答案。对于考察主观观点的题目,仅是满分答案的版本就有10个,还有些题目并没有正确答案。
它要求无论学生要成为工程师还是律师,你都必须学会如何思考。
下图是PISA测试中的一道数学样题,考察的学生对于真实世界中分析问题的能力。
阅读题也模拟日常生活:某家公司贴出的流感疫苗注射通知,设计师Fiona希望宣传页风格平易近人且带有鼓励性,你觉得她做到了吗?大部分科学题目关注的也都是是日常可能会用到的生活科学。
“这些题目一点也不应试,而是考察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其他“应试教育”都没有兼顾到的能力。”
在Amanda看来,PISA就像一张藏宝图,藏着哪些国家培养了更有思考力的孩子的秘密。
她对多年PISA成绩做了总结,她发现了最成功或排名提升最快的国家可分为3种类型:
像芬兰这样的乌托邦型——教育机制完全建立在相信孩子在没有过度竞争或没有父母过多干预的情况下,也能获得较高层次的逻辑思维能力;
像韩国这样的高压型——孩子们面临的学习压力过大,在学习上“用力过猛”,政府甚至已经下达了学习宵禁令,试图缓解这一紧张局面;
像波兰这样的“破茧成蝶”型——波兰贫困孩子的比例与美国旗鼓相当,但孩子们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最近一段时间内有显著增长。
■来源:Ludger Woessmann和Eric Hanushek的著作《国家的知识资本》。
或许有家长说,成绩好可能并不代表什么,比如排名第一的中国,东西部、省市村镇,甚至同一个学区里学校都有较大的学术表现差,北上广和苏州学生的水平无法代表中西部以及乡村学生的水平。
PISA发言人安德烈亚思·施莱歇尔也说道,在中国12个省市进行了PISA测试后,有两个发现可以打消中国家长的疑虑:
即使贫困的城镇农村地区,学生的成绩也已经非常接近PISA测试参与国家的平均水平;
无论在死记硬背类型,还是考察思维能力的测试中,中国学生都获得了更好的成绩。
也就说,或许PISA证实了大多数学生的创造力在应试教育中也并未得到扼杀。
那么,为什么号称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美国教育,在多次PISA考试中,为什么反而都不如被公认为「学习机器」的亚洲孩子呢?不如看起来推崇「快乐教育」的芬兰孩子呢? 甚至不如教育经费远不如美国的波兰呢?
于是,Amanda跟随三名美国交换生,去往PISA测试表现优异的芬兰、韩国、波兰探访,还真发现了一个培养聪明的孩子的神秘等式:
尽管国家之间存在种种差异,但在这些国家里,不管家长还是老师,他们都将教育视为一项比运动或自尊更重要的东西——
■收录了700多种职业的测试网站,可以试试你的工作会被AI取代吗?
在某种意义上,我觉得这揭示了部分推崇快乐教育的国际化学校矛盾。
家长、老师对孩子缺乏高要求、高期待,学习任务相对简单,生怕孩子创造力被扼杀。学生自己也受到“不需要太过努力”的暗示,把应试教育等同于洪水猛兽,殊不知这可能让孩子付出了高昂代价——
他们不仅在成绩上表现平庸,甚至过早地对学习失去兴趣。
教育的边界?
拿与中国高考文化最相似的韩国举例。
在这里,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可以被简化为分数。为了踩上这座窄得不能再窄的独木桥,就只能拼尽全力搞教育军备竞赛,甚至到了需要政府限制补习机构上课时间的地步。韩国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到底在快乐教育和严格教育之间,有没有一个激发孩子内驱力却又不会过度内卷的边界呢?
专制型父母——严格的训导者,“我怎么说,你就得怎么做”,严格让孩子根据自己想法来执行,非常强势,总是在训斥和不满意;
宽容型父母——小心翼翼保护孩子,把孩子当做娇嫩的花朵,担心孩子不高兴,也更喜欢和孩子做朋友,担心严格教育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疏忽型父母——完全放手,孩子感受不到关怀; 权威型父母——专制与宽容并存。与孩子相处融洽,也会给孩子探索自由,让孩子经历坎坷、做出自己的选择,同时,他们原则性强,界限明确,在某些事情上孩子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
权威型父母培养出的孩子,一般有更高的学术成就,患抑郁症的人数更少,很少有攻击性行为、叛逆行为和其他反社会行为,孩子的抗挫力、自控力、忍耐力也较高。 而这几种“非认知能力”,远远比学术技能更能预测一个人的成就,证据在这里。
就像我们曾经采访过的哈佛妈妈所说:精心的散养:
做引航员,方向盘得在孩子手里; 做战友,要比孩子更能坚持; 做好后勤,一定要提供情绪支持。
好消息是,一旦家长知道,自己所做之事会对孩子产生多么重大的影响,那么每位父母都能将孩子培养成优秀的人。